AROS蓄电池MF200-12 MF产品系列说明
AROS蓄电池MF200-12 MF产品系列说明
AROS蓄电池MF200-12 MF产品系列说明
南京雷诺士电器有限公司是由意大利AROS在中国大陆投资的蓄电池营销总部,并投资组建了生产基地扬州恒源常笑电子电源厂,公司是铅酸蓄电池品牌AROS(雷诺士)在中国的唯一生产制造商。过去的十几年中,在公司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客户的大力支持下,AROS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公司从长远的战略发展角度考虑,同时为了适应全球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强大优势,决定加大投资规模在深圳建立新的工厂。并于2006年6月份投入运行和使用。新工厂总投资超过 6000万美元,占地面积8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投资5条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生产线,设计产量达到130万只蓄电池/年。新工厂采用美国 21世纪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及西方的生产管理模式,其中 AROS? 电池线为全亚洲最先进的生产线,并通过各大机构及相关部门认证。在业内,AROS? 已深入人心。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保险、电力、国防、航空、公安、交通等领域,与EATON,LUCENT,APC-MGE,EMERSON,EAST,KEHUA、KSTAR等的国际、国内的知名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并且大量出口到欧、美、澳洲及亚太等地。
AROS蓄电池MF200-12 MF产品系列说明
AROS蓄电池MF200-12 MF产品系列说明
南京雷诺士电器有限公司是由意大利AROS在中国大陆投资的蓄电池营销总部,并投资组建了生产基地扬州恒源常笑电子电源厂,公司是铅酸蓄电池品牌AROS(雷诺士)在中国的唯一生产制造商。过去的十几年中,在公司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客户的大力支持下,AROS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公司从长远的战略发展角度考虑,同时为了适应全球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强大优势,决定加大投资规模在深圳建立新的工厂。并于2006年6月份投入运行和使用。新工厂总投资超过 6000万美元,占地面积8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投资5条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生产线,设计产量达到130万只蓄电池/年。新工厂采用美国 21世纪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及西方的生产管理模式,其中 AROS? 电池线为全亚洲最先进的生产线,并通过各大机构及相关部门认证。在业内,AROS? 已深入人心。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保险、电力、国防、航空、公安、交通等领域,与EATON,LUCENT,APC-MGE,EMERSON,EAST,KEHUA、KSTAR等的国际、国内的知名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并且大量出口到欧、美、澳洲及亚太等地。
公司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始终追求产品的高性能、高品位及追求客户百分之百的满意度。市场是企业的发展的导航,技术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服务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财富。我们不间断的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现已达到全亚洲蓄电池的现代化企业。
AROS蓄电池MF200-12 MF产品系列说明
AROS蓄电池MF200-12 MF产品系列说明
1 少维护
采用优质的 AGM 隔板和高灵敏度的安全阀,铅钙锡多元特种合金铸造板栅,
贫液式设计,阴极吸收式原理,有效地抑制氢气的析出,减少使用过程中电
解液的损耗,电池寿命期间无需补加电解液维护。
2密封设计
专利多层极柱密封结构,确保电池寿命期间极柱密封的可靠性,电池除倒立
位置外可任意方向放置使用。
3 使用寿命
专利板栅结构设计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板栅伸长;独特的 4BS 铅膏配方,
专用紧装配焊接设备,电池内化成技术、大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4 自放电
高纯原辅材料,清洁的工艺生产环境,“6S”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电池具有较
低的自放电率。
5 均匀性能好
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先进的设备保障能力,以及在极板生产、单体装配和
成品检测中所增加的均匀化工序,充分保证出厂电池质量均匀一致。
型号 额定电压(V) 额定容量(Ah) 外型尺寸(mm) 参考重量(kg)
长(L) 宽(w) 高(h) 总高(H)
MF17-12 12 17 181 76 169 176 5.95
MF24-12 12 24 165 125 175 180 7.6
MF38-12 12 38 197 165 176 180 11
MF50-12 12 50 260 134 204 205 16
MF65-12 12 65 350 165 173 175 21
MF90-1212 90 328 173 213 242 27
MF100-12 12 100 408 172 210 136 32
MF150-12 12 150 483 170 243 243 44
MF200-12 12 200 522 238 220 242 62
AROS蓄电池MF200-12 MF产品系列说明 在云计算中减少能源使用和能源成本并不与减少整体能源负载成正比。其原因在于:整合两个原本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成一个虚拟平台的容量需求实际上可能导致吞吐量下降以及其他的性能问题。而当性能下降时,成功完成任务所需的能源会有所增加。在云计算数据中心之间转移工作负载所需的能源因素也变得更加具有不确定性了。
在“数据计算”方面,单位成本计算力不再是唯一衡量因素,衡量表现的指标从单位成本计算力扩展为每瓦计算力、每平米计算能力等,数据中心的运营者们正在计算能力、存储密度、能源效率等因素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在“数据存储”领域,数据中心由纵向扩展慢慢迁移为横向扩展;而在“数据交换”方面,数据带宽不再依赖于硬件和网络架构的限制。
无疑,云计算趋势为数据中心建设带来了新思路。在新IT趋势的推动下,数据中心承载着数以百万的连接,不断增长的数据和不断变化的工作负载,使得数据中心的管理与设计需要利用新的技术去改变传统方式,在追求能耗与成本的平衡当中,提升运营效率。